周一早上那阵仗,好家伙,跟捅了马蜂窝似的乱套,活脱脱被人兜头浇了壶热咖啡,浑身透着狼狈劲儿。再瞅我这日子,跟打翻的颜料盒没啥区别,红的绿的搅和在一起,要多乱有多乱。挤地铁时被人胳膊肘怼得东倒西歪,到公司打开邮件,上司那红笔批注刺得眼睛生疼,好不容易熬回家打开冰箱 —— 得,牛奶都过期三天了。这些破事儿跟放电影似的在眼前晃悠,明摆着告诉我:您这日子早跑偏到姥姥家了!
就这么灰头土脸捱到晚上,无意间刷到《爱丽丝旅馆》和《驾驶我的车》,嘿,就跟在沙漠里渴得眼冒金星时,突然瞧见片绿洲似的,一下子来精神了。
《爱丽丝旅馆》:藏在胡同旮旯里的人间烟火
这旅馆乍一看平平无奇,跟街边煎饼摊儿似的不起眼,可里头每个房间都跟百宝箱似的装满故事。203 房住着位老爷子,年年雷打不动住同一间,图啥?就为闻闻六十年前跟老伴儿初遇时,这屋里飘着的那股子味儿。导演忒会来事儿,拿长镜头死盯着老爷子哆嗦着手摸墙纸的样儿,就这么个小动作,比说八百句情话都扎心,直戳人软肋。
展开剩余56%隔壁住着对小情侣,吵起架来脸红脖子粗,好的时候又腻歪得不行,活脱脱一部现实版爱情连续剧。姑娘发烧那回,小伙儿慌里慌张跑便利店买冰棍,鼓捣半天弄个冰袋,笨手笨脚的样子,保准能勾起你心里那些 “不咋体面却实打实暖乎” 的回忆 —— 谁还没干过几件手忙脚乱的糊涂事儿呢?
《驾驶我的车》:开着破车治心病
那辆红不棱登的萨博 900,简直成了移动的心理咨询室。仨小时车程里,好些时候不说话比巴拉巴拉说一堆更带劲。司机渡利握着方向盘冷不丁来一句:“后视镜里的景儿,咋看都比前头的美。” 我听完也不知道咋回事,眼泪 “唰” 就下来了,自己都摸不着头脑。
这电影绝就绝在拿开车路线暗喻人心里那点事儿,每回转弯、倒车,都像是主角家福跟自个儿和解的关键时刻。导演滨口龙介变着法儿告诉咱:真正的长大不是把过去全扔了,而是揣着伤疤接着往前蹽。
一个人看片儿,治愈效果拉满
我把手机一关,泡上杯玄米茶,黑灯瞎火的屋里就屏幕亮着,整出个私人小影院的架势。您可别小瞧这仪式感,妥妥成了我续命的法宝。没了社交那堆破事儿,不用在意别人咋看,电影里的喜怒哀乐跟长了腿似的,直接往心里钻。茶香混着电影画面,就这么简简单单,把生活里那些鸡零狗碎都给熨帖平了。
后记:快节奏时代里的慢功夫
这两部片子给我的,哪止是看个热闹?简直是本生活指南。现在短视频刷得人眼花,信息跟雪花似的乱飘,能静下心花仨小时啃部慢节奏电影,跟修炼内功似的。就像那辆老掉牙的萨博,咱们也得时不时踩踩刹车,给心里头充充电。等片尾字幕一出来,我才反应过来,之前跟生活较劲的那股子拧巴劲儿,早悄没声儿地散了。您说这电影神不神奇?
发布于:江苏省